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小我 與 大我

很多時候, 看到走在路上的人, 臉上都是不快樂的, 甚至, 有時像遊魂。內心祈求, 每個人都能明白自己是那個更大的存在, 知道自己是誰, 但是, 事實上, 也沒有什麼好祈求的, 因為經過長長的生命的河, 每一個人, 終究某一生, 都會走上這個結局, 只是早晚。但怎麼樣是知道自己是誰, 我想了一下這個問題, 或許關鍵就是了解真正的我不是"小我"而是"大我"。

什麼是無常的小我

認為時間存在的是小我, 受任何語言、邏輯制約的是小我, 會有任何感受、經驗、情緒 和想法的是小我。

什麼是恆常的大我

唯一不變的, 是那個在我們心中, 看著小我的一切感受、經驗、情緒和想法的那個覺知, 那是與生命合一, 與當下合一的覺知, 你甚至不能稱祂為“我”, 祂就是一, 是一體, 是神、主、佛。


最有趣的是, 一般人不會這樣定義自己就是神、主或佛, 我們都只認為我們是小小的小我, 會生、會死, 所以看事情的角度, 對生命的感受都十分限縮, 覺得自己十分渺小, 生活發生的所有事情, 對個人來說都有絕對可怕的決定性、重要性, 也覺得生命是渺渺茫茫, 不堪一擊, 也不堪一次失敗的。我們也依賴五官, 五官觀察的到的東西, 才認為是真的。 這就是小我, 活得很害怕, 很萎縮, 但我們習慣這樣的萎縮, 習慣這個世界給我們的種種制約, 所以一點都沒有察覺到, 自己不只是一個小小的小我, 而認為小我所感知的一切都是真的, 這是所有痛苦的來源。

今天聽到一段楊博士的話, 突然解惑了, 也算是印證了我自己的想法, 他說, 一個人如果沒有體會過寧靜, 沒有體會一點“空”的邊, 不可能理解時間的概念是虛的, 我想, 這也可以類推到有很多的人並不能接受非五官可觀察的東西是存在的, 反而認為的是迷信, 如果一個人曾經透過靜心、靜坐體會過寧靜, 自然而然就會知道有一種人間之外的真實, 有一種恆常的寧靜與快樂, 以及我是“更大的存在”, 是等著我們去找回來的。

我是更大的存在, 看著自己的筆記留下"當下的力量"作者艾卡托勒的形容, 看了還是很有感, 而且”真實“描述起來, 有時美得像首詩:

所謂自由、救贖和開悟, 就是知道你自己是思考者之下的本體,心智噪音下的定靜,以及痛苦之下的愛與喜悅。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體會 "在"

自從楊博士開始在周六進行線上讀書會後,整個十一月,我完全沒有動力寫文章,也感覺不想寫了,生活也陷入了一整個低潮,尤其是與孩子的衝突,但是靜心的時候又莫名的深入,是非常矛盾的一個月,我還是持續的做我的內心功課,但我有一種感覺,或許就是好轉反應,業力快速的轉出來,我只能一直臣服、一直參。

而十一月最有收穫的地方是好像明白了甚麼是"在"註1,剛好是看了第66集的楊定一讀書會後,我做了透過呼吸把整個宇宙吸進來,再把宇宙吐出來的練習,這我來說不太容易,觀想的有點卡,但有次晚上靜心到很深的時候,我試著做這個,我努力的觀想到宇宙被我吸進來--消失宇宙,剩下一片空,再吐出一個人間,試了幾次之後瞬間....我吐出了一個咖啡杯(我最近每天早上幾乎都來一杯咖啡),然後我就開始大哭了,我感受到這個世界真的是我自己製造出來的,感受到隔天要去上班也是不真實的,由上班帶來的壓力感瞬間消失,根本也沒有時間的概念,沒有什麼需要現在趕快去睡覺明天上班會很累的事情,連睡覺的概念也是虛的,那一瞬間突然感受到一個從頭到腳被籠罩的很強的"在"....(為什麼認為這樣是"在",我也不知道,就當下就認定了)。

那天我到底感受到甚麼,到底明白了甚麼,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就當是個對"在"的瞥見好了。但在那之後,我好像若想要回到"在"的感覺,清醒的時候還是要多加油,但在靜心的時候,隨時可以提醒自己回去,回去那個毫無制約、觀念的存在的狀態,而且似乎手上那把對小我開刀的刀更利了, 可以不斷的用netti netti(不是這個, 不是那個)打破自己的制約。目前,只能像博士所說的: 從"已知 走向 未知來形容了,有感覺自己更輕更自由。很感恩博士提供的所有路標不斷提醒,讓我可以有一個強大的支持一直走下去,在拿掉自己所有制約的時候,有一個博士在,有一群投入全部生命系列的人在,而不會覺得是自己瘋了。


註1:, 只是-活在當下、這裡!現在在這個瞬間, 跟全部生命接軌, 不再提出任何對立、抗議, 也沒有任何期待。甚至, 對這個瞬間或任何變化, 也不需要再做進一步的說明和解釋-楊定一 神聖的你。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因果

上一篇提到了我一個很喜歡的對"道"的比喻: 註1

"我們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個個波浪, 波浪會變化會消失, 但是沒有大海, 就不會有波浪, 這個大海就是道, 而我們就像波浪身處於大海卻不知大海的存在。"  註2

這個比喻中,讓我也想起"因果"這件事。每次講到因果,好像就讓人想到宗教,想到又有人要勸世、要說教,也很八股,但是我很感謝楊定一博士讓對因果我有不同的認知。首先因果論是確實存在的,因為人間的每一件事物都有一個因才會存在,就像講到宇宙為什麼會存在,大家就會回答,因為過去曾經發生過大爆炸所以宇宙存在,甚至眼前的桌子都有個因果才會存在;凡事存在都有起因,而且每件事的起因,絕對不是單單只有三、五個原因,而我們今生之所以為我們,就是千萬種原因聚合出來的。楊博士說了一個比喻,他說因果起作用的時候,它的扭力就像肉通過絞肉機那樣巨大,一個人怎麼可能把它擋住。既然每一個果,都由過去無數的因所造成,我們根本無法阻擋,那另一層面不就是說,我們今生之所以為"我",和"我所發生的種種的故事"都是註定的呢?

所以今天我是因為種種因緣聚合所以我做錯了事, 因為因緣聚合所以我今生聰明,因為因緣聚合所以我和周邊的人起衝突, 因為因緣聚合所以我現在不順..., 真的想不到,原來樣樣都是註定好的,剛剛好要發生的。

既然這樣都是註定的,那我做錯事的時候我不撻伐自己,別人做錯事的時候也不撻伐別人,我今生聰明只是剛剛好聰明,我心懷感激,也不看低別人,而我不聰明也接受自己的不聰明,也不貶低自己的不聰明,也不去羨慕別人的聰明;和周邊的人起衝突,也是剛剛好我忍不住起了衝突,接納那個起衝突的自己,接納那個後悔的自己,也接納那個與我起衝突的別人,大家就是剛剛好起了衝突,所以也接納了這個衝突;對那個無可避免的不順,也只是接納這個剛剛好而來的不順,沒有甚麼單一的誰可以責怪。

回到前面那個大海的比喻,這個波浪,就是由無數的因所掀起的一個波浪(也可拿來比喻從巨大的因果裡顯化出來我們今生為人的樣子),我們要去阻擋這個波浪的走向,也像那個肉要去阻擋那個變成絞肉的結果。所以最後才知道,為什麼要隨順自然,為什麼會談論臣服,其實也只是理解了這樣的一個世間的基本法,所找出的一個生存之道。而因果業力,是一股能量,當它要發生的時候,去接受它,反能讓這股因果的能量流過我們,不因這個果,再造一個因,慢慢的,這個發生在我們身上業力的能量,也就輕輕鬆鬆被我們渡過而消失它自己了。

這樣說,都是註定的,又好像變成那甚麼都不用做,要投降了,但是事實上把這些生命的變化當成人生的一個曲調,有時快,有時慢,有時悲傷,有時快樂,如果我都能知道無常是生命的本質而淡然視知,還能在生命的變化當中看到生命的美好,在最低谷當中,還能活出生命的美好,這不是投降,是與生命合作,與生命共舞。

註1: 道也可以稱道為一體, 空, 在,全部,生命, 心, 真實, 一,母體,源頭。
註2: 這個比喻據說來自於巴巴吉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夢中的領悟

最近有一種感覺, 真的在夢中也可以修行, 這件事滿好的, 讓我比較甘願去睡覺, 不會覺得荒廢了什麼。 最近遇上了當下大師艾克哈特.托勒,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什麼影響, 似乎白天的覺知和當下練習, 也延伸到了夢中, 最近一兩個禮拜, 有些時候會在某一種領悟中醒來, 不管是半夜或清晨, 而且彷彿是印進心中的那種體會, 把這些部分紀錄一下。

1. 道法自然, 就是順著生命的流, 活在每一個瞬間

這算是我第一次這樣因為一句話在夢中醒來。後來想起了一個很喜歡一個比喻, 我們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個個波浪, 波浪會變化會消失, 但是沒有大海, 就不會有波浪, 這個大海就是道, 而我們就像波浪身處於大海卻不知大海的存在。我們活著的每個時刻, 就像在這個大海中搖來晃去, 大部分的時候, 我們都不愛這個當下, 試著去抵擋、否認自己波浪的走向、這個波浪的樣子,  有時想要扭轉乾坤, 力挽狂瀾, 但就像螳臂擋車一樣。我們對生命中的事物樣樣都不能接受, 結果就是樣樣都痛苦, 卻看不到, 原來生命的變化, 樣樣都是由道中變化出來的, 只能順著祂, 無法用"力"去抵擋, 我們也只能這樣隨著生命的變化活在道中, 不去埋怨當下、期待未來, 這樣才能找到生命真正的安然。

最後也只是接受所有的人事物本來的樣子, 然後像山川, 樹, 草, 花一樣, 生命的外在再怎麼變化也無損祂的喜悅, 一樣享受存在的喜悅, 肯定所有人事物的存在, 祂的本然就是自然。

後來看到了托勒有一系列影片"當下即是道", 在講道德經, 巧合的是他的標題也是說, 道就在當下, 算是幫我印證了這句夢裡的話, 道在每一個瞬間(當下), 不是單純的我在做夢。

2. 我有什麼資格大聲對別人說話

這算是被教訓了嗎? 我算是從夢中驚醒, 雖然我不知道我究竟因為什麼嚇到, 我只知道我是帶著這個念頭驚醒的, 後來我更能在家裡好好的覺知到我的情緒去轉化, 而不隨意被情緒牽著走, 我想這是一個慈悲的提醒吧。

之前提過, 在家庭我一直都是一個指責型的媽媽和太太, 這成為了我今年很重要的功課. 這個功課對我來說有兩個面向, 一個是我的"小我"很大, 我要別人聽我的, 我要別人達成我的期望, 另外一個是我認為要當一個好媽媽, 對我來說有絕對的重要性, 我非常認真的看待它, 這造成我很多負面的情緒和行為, 也轉移到孩子和先生身上。

我做了很多的功課在這上面, 曾經覺得很痛苦, 也給別人很大的痛苦. 而上天給了我最佳的機會, 讓家庭作為我最佳的道場, 最後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我一直要在家庭中磨練, 但有些人不需要, 因為唯有一個"有機會當一個好媽媽"的環境, 才能看清我的小我所持有的執著, 而跳出輪迴(我個人有一些感覺, 我要當一個好媽媽的想法是生生世世的, 如果我不看穿這個虛幻的想法, 我將會一世一世的回來這個人間鞭策我自己做一個"好媽媽"), 這個功課等到有些把握, 再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3. 合一的瞥見

前陣子有和CC聊, 為什麼我感受不到合一, CC則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她從很小的時候, 就可以感受到自己是與一體是沒有分開的, 她說, 我還不能理解別人的感受吧。有一晚, 我好像在夢中瞥見了合一, 不是非常強烈, 夢中有一幕是每個人的意識是連結在一起的…不過我實在不是真的懂, 就慢慢來吧。

4. 輪迴, 是無明者的春秋大夢

這個領悟實在很有趣, 怎麼想也想不到會在這樣的句子中醒來, 不過伴隨而來的是一種緊張, 我夠警覺嗎? 我能時時刻刻保持覺知嗎, 我還是被小我控制著嗎? 我實在不想一來再來, 不想再活在無明之中了。

剛好看到看到托勒了書中的一段, 我想可以當做無明的定義:

“對“如是”(現實)的反抗是小我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它創造了小我賴以維生的負面狀態, 以及它所喜愛的不快樂。這樣做的時候, 你讓自己和他人受苦, 卻毫不知情, 也不知道你是在地球上創造地獄。無意識的生活本質就是: 創造痛苦而渾然不覺。”

5. What is

某晚看托勒說what is(whatever is, 本然, 如是, 就是(Is)), 隔天再一次的從夢中醒來, 突然懂了什麼是what is, 開車上班的途中, 看著行道樹想, “喔, 就是這樣啊, 就是啊, 就是這樣存在啊, 沒有別的了, 不需要再加一個念頭了”。我曾經深深的疑惑到底什麼是靈性書中說的“就是”, 想說這是什麼鬼, 真的有人懂這是什麼意思嗎, 我覺得夢中醒來那一刻, 我好像真的懂了。雖然我前面也寫過接受他人一切如是, 但是沒有此刻這麼深刻。有時與別人說話, 會有點煩躁別人的小我, 還是會批判, 自己知道這樣的批判也是自己停不下來的念頭。但夢中醒來的那天, 我想起“就是”的時候, 我突然整個人從煩躁中解放了, 那個瞬間一切都停了, 我真的接受眼前的人就是這樣啊, 沒有別的了, 一直就是這樣啊。其實我還是說不上來到底懂了什麼, 但是更能接受一切的感覺, 好像心獲得了一個能夠保有寧靜的鑰匙, 感覺好解脫喔。



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孩子的安心和快樂練習

本篇同時收錄在: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2815

開始追求靈性成長, 有很多概念一開始是懵懵懂懂, 甚至是很難接受的, 例如像是從最初認為自己是個受害者, 一直成長到真心願意為自己的起心動念負起全責, 這需要不斷的練習和領悟。 楊定一博士常說,他說的話,"一個小孩子都能聽懂, 大人卻很難接受"。 因為大人被這世界洗腦的太久,制約的太久,那個腦神經迴路建立得特別強健,想法的慣性特別強, 大人反而難輕輕鬆鬆地轉出一個念頭幻想出來的世界,像是我們特別怕失敗,怕自己或孩子表現不好, 怕未來沒有好的物質生活,也總是為我們過去的人生故事悔恨,即使我們擔心的事沒有發生,我們的腦袋寧可在這些恐懼中活著。 常聽人說轉念、轉念, 但是大人們都覺得這念相的世界太真實了,很難將腦袋裡的念頭翻轉過來。不過我後來發覺,孩子真的很容易了解那些教導人心安或快樂的概念在生活中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印證了這些真的是孩子(我的兩個孩子剛上小二和小四)都能懂的道理,與大家分享。

念頭是虛的 - 恐懼只存在頭腦中


一天早上, 家裡兩個小朋友不小心點到了可怕的youtube影片, 看完妹妹就喊好可怕, 當時我不以為意, 沒想到睡前爸爸陪他們睡覺, 我走進房間查看, 竟看到妹妹抱著爸爸哭, 哥哥也縮在一旁, 我問怎麼了, 妹妹說他想到了早上的影片好可怕, 哥哥也趕快附和, 他也覺得有點恐怖,我只好試試那一千零一招, 這是朋友CC曾經教過我的催眠方法裡,被妹妹變化出來的一個步驟, 我要他們閉上眼睛, 然後說: "你們現在想像手中有一把大榔頭還是大槌子, 用力的把腦袋裡面的恐怖畫面用力的把它敲掉, 要很用力喔...有用力嗎? 有打扁了嗎? 打很扁、打碎了嗎?" 因為講得很誇張, 妹妹一下就破涕為笑了, 突然間好像那個讓他們害怕的東西真的被他們自己敲碎了, 很高興這麼簡單的方法一如往常的有效。

隔天早上孩子起床, 我問:"你們昨天看的恐怖影片, 是你們真的有危險, 還是只是在腦袋裡恐怖而已?" 兩個孩子很快地就回答我, 在腦袋裡面阿, 其實我們很安全"。媽媽心中OS:"嗯, 很好, 念頭是虛的, 很高興你們這麼小就知道這件事, 媽媽可是花了很久時間才知道呢"。

風動、幡動,還是仁者心動?  


這是妹妹版的禪宗公案。妹妹在睡前 突然鬧了脾氣,我也忘了為了甚麼原因,總之最後就是"亂揮"(鬧脾氣),後來她說了一句:"這個床好亂,弄得我很煩"。我就問她:"是你的心亂,還是床亂?" 本來她還在亂揮一通的,就"唉呦"一聲笑了出來,然後有點不好意思耍賴說:"是床亂",我和先生就再問她:"真的嗎?真的是床亂嗎?不是你的心亂嗎?" 這個場面突然變得很搞笑,再逗她一下,就沒事了,我想她應該很明白是自己的心在亂。

心不亂,世界就平安了,心可以不隨境轉,決定者是我們自己。


不輕易認同事物

惡毒的話,這麼的讓人生氣, 是惡毒的話不好,還是你的心接受了它,受動搖了呢? 這也是我之前有說過"讓心自由"這本書中的協定二所說的,"不輕易認同事物",是因為自己買單了對方的想法,認為他說的是真的,才會引起不愉快的情緒。這真正做起來不太容易,但是有一天我看到了一篇佛陀小故事,覺得太棒了,馬上和孩子共讀,真的是對治那些你不喜歡的言語的好方法。故事中,佛陀遇到了惡言相向的人,他說了一個比喻,如果主人準備了山珍海味,但是客人不吃,那最後那個食物是誰的...,當然還是主人的。所以那個出自主人口中的惡言,我們能不接受的話,那情緒的怒火就還是屬於主人的,並不會傷害到我們,而其實主人是在自殘。若有人忍不住跟回嘴反唇相譏的話,就好像坐下來跟對方共食一樣,跟主人一樣是在傷害自己。


有一天,妹妹被哥哥罵難聽的話,妹妹跑來告狀,我就說:"哥哥給你這麼爛的禮物你要收下來嗎? 你真的要坐下來跟哥哥一起吃嗎?” 妹妹一時間還是很生氣,就賭氣的說:”對,我就是要吃”,我就再問他: "真的嗎? 你真的要吃嗎? ",多跟妹妹問個幾遍,雖然一開始很難接受,但答案實在是顯而易見,妹妹很快就忘了這件事,蹦蹦跳跳的去玩了。我也利用了這個故事,提醒哥哥不要把情緒的毒藥給別人,這也是在傷害自己。


活在當下



我在圖書館借了這本書-米爾頓的祕密:學會活在當下的第一堂課 和孩子共讀。沒想到, 真的讓孩子了解了什麼是活在當下。書中的主角米爾頓因為有一天在學校被霸凌,雖然後來沒有繼續被欺負,但每天都很提心吊膽事情會再發生,他的爺爺發現他的異狀,告訴他事情還沒有發生,過去和未來都只存在他的腦袋當中,提醒他要活在當下。後來他做了一個夢,夢中的人告訴他,爺爺提醒他的是當下的外貌,當下的內涵是感受到自己身體內在熱熱麻麻的光,雖然看不見,但那就是當下的內涵,感受到它,你就會有力量,不會害怕。


最近去出去玩,晚上在飯店睡覺的時候,我也忘了妹妹不知道想起甚麼,又在害怕,還好小朋友已經知道恐懼只活在自己的腦袋中,我就只是提醒妹妹說:”妹妹其實你現在躺在床上,棉被很溫暖,你有感受到你現在很安全嗎? 恐懼只有存在你的腦袋裡面”。哥哥馬上神來一筆補了一句:”對阿,活在當下,你現在躺在床上很安全”。我其實很訝異,小朋友一下就能理解這個概念,而且運用得很好,這是有些大人也不能理解的。另一次,我帶妹妹去看牙醫,妹妹很怕看牙醫,坐車時一路上該該叫,我跟妹妹說:"妹妹你如果現在一直擔心的話,就不能活在當下,一直怕,很可憐耶",她想一想就說:"好啦",就停止煩惱了。單純的處於當下獲得內心的平靜,真的是小朋友簡簡單單就可以理解的道理。

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無條件的愛

之前有寫過,有一次靜心的時候,看到一個畫面是一個男孩用了身上僅有的錢買了一個串燒給我,我很感動,感覺到了無條件的愛。後來我突然有感,這個男孩今生好像也在我身邊,就是我的先生。

他給我的也很像是無條件的愛,不過不是因為他有拿出最後的一點錢買東西給我吃的關係XD(不過我有直覺,如果真的到那個境地,他應該也是這麼真誠的),而是因為他很多事情都對我沒有什麼期待。回顧人生中的大小事,他幾乎都自由的讓我去做我想做的事,像之前在工作上轉換跑道,雖然也不是什麼太好的決定,他也是OK,極少聽他說不行,像我這兩年很專注在靈性方面的事情,我常常說,我要去靜坐了,我要去看書,我要去找朋友聊天,我要去參加活動,人就不見了,他也沒有第二句話。他也很少抱怨我飯煮不好,家事丟著沒做,反而是我比較容易抱怨。少數他還是有讓我印象深刻的指責,但其實也還好,就是我需要改變的地方。

對我來說無條件的愛不是要刻意的用什麼物質的東西對你很好,而是不管你做什麼事對方都給你完全的自由,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對你都沒有特別的期待,可以從更高的角度理解和接納你現在就是這個樣子,在你身邊只是陪伴,需要的時候適時的引導和協助,你只需要做自己就好(神也是這樣看顧我們,祂給我們的愛就是無條件的1)。而自覺擔任媽媽這個角色,總是有特別多的擔憂,有特別多"過不去的事一定要做的事,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先生和孩子常會因為達不到自己的期待而發火指責(我就是指責型的媽媽),活到這把年紀,其實不太有人會指責我了,但是自己卻是經常去指責別人,其實除了折磨別人外,那個無止境的擔憂也在折磨自己。

但是從自己先生身上,可以對比到一個不期待這樣的態度。當我們有了期待,就會有勉強別人的事發生,而因為期望的落差,中間就會延伸出無數的衝突,但是之前也有說過,每個人其實都在愛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誰應該滿足誰的期望2。我現在也只想好好相信生命,祂會帶會著我的兩個孩子,走他們應該要經歷的路,每個人的生命藍圖,是由不可想像的無數因果所組合的,絕對不是我或任何人支手可以干預,而生命發生的每件事,往往數年後再回頭看,永遠都化為生命的養分,獲得難得的體會,那又有什麼事情可以視為壞事而要現在煩惱的,又有甚麼事過不去。另外,若能將生命視為只是自己的百、千、萬次的輪迴中的一種可能性,今生也不過是一場大夢,那又有什麼好要期望,好要改的。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最難的就是做自己,我們有著太多的社會的,家庭的制約,我們用盡力氣去做的事,往往是要滿足這些制約下的期待,而不是我們內心深處真的想做的事。我不想成為那個不能讓孩子表達自己和做自己的媽媽,願我能好好的醒來,有智慧做一個園丁,讓他們的生命在自然而然中展開,我要做的只是從旁給予他們適當的養分和協助。而我在我先生身上,感受到自己沒有被多一層期待的幸福,只是很簡單的照自己意思生活著,這一點是非常感激的。


註1:神的想法可以看著名的”與神對話”系列。與神對話維基百科: 作者本人歷經失業婚變車禍、流浪街頭等人生重大打擊,在絕望之餘寫下對「」的種種質疑,竟意外收到來自「」的回應,並記錄成冊,尋找出版商出版。結果引起廣大的迴響,在全球翻譯成36種語言,全球暢銷超過1,200萬冊,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排行一百週。
註2:先前的文章 接受他人一切如是

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體驗人間

即使量子力學描述的世界的運作與佛經所描述的如此的相似(),但是我們仍然不會相信那描繪的世界是真實的。因為以我們有限的五個感官觀察不到的事情,我們不願意相信,即使科學的實驗已經證明到生命的運作是-意識創造我們的世界,也就是佛經所說的一切唯心造,但是我們依然會認為我們是被支配者而不是創造者,如果不是用心,是無法體會到這樣的關係。而我們面對的生命若真是我們自己所創造,我們又願意為自己的生命負起全責?

去拆解,去分別,去證明,我們才會相信。但是再怎麼用有限的五官拆解我們的世界,我們都無法在這的拆解過程中獲得巨大的平安,越拆解我們的眼光越落在人間中的某個角落,越與這個世界感覺分離。小朋友的考卷上出現了一道題目,請問在書中,小王子遇到的花是什麼花,小王子深刻的愛,拆解成了知識,我們離自己的心好遠,我們遺失了我們的感受,我們的情緒,我們的情感。而努力追求一片片的知識,就源於我們感覺與這世界是分離的,人與人,人與萬物也是分離的,所以我們才需要追求一大堆的知識來為了自己的生存而相互拼搏,個人的苦難自此存在,卻忘了,萬事萬物都沒有獨立於一體之外,而我們生生世世體驗種種的曲折,結局也只是找回自己生命的本源就是一體。

把世界拆解成知識有甚麼絕對的重要性呢,宇宙大得不可想像,再怎麼拆解都不會是全貌,拆解到最後也只是鑽到人間一個角落。而人間只是一個遊樂場,我們來到人間體驗身為人獨有的喜怒哀樂,也可單純的感受下雨,風吹,食物的美味,大地與陽光的滋養。若只是來體驗人間發生的每一件事,那再好的事和再壞的事就是平等的,都是中性的,那人間又有什麼事不能接受,哭就只是哭,害怕就只是害怕,生氣就只是生氣,覺得屈辱就只是屈辱,哈哈大笑就只是哈哈大笑,不能接受就只是不能接受,然而是誰不能接受自己哭?是誰不能接受自己害怕?是誰不能接受自己生氣?是誰不能接受自己屈辱?是誰不接受自己快樂?是誰不能接受自己不能接受?不想體驗就不要體驗,就從故事情節的陷落裡站起來,不要這個就揮揮手告訴自己我不要這個,而我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我這個可以接受,那個也可以接受,然後就發現,在每一次的喜怒哀樂中活出"自在",原來才是生命應該有的狀態。

: 訪間滿多連結量子力學與靈性的書籍,近期推薦的是無量之網12,另外也可以參考底下兩篇文章。



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一切都是圓滿的

我們本來就是圓滿的,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唱高調,這樣的想法可能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或招來憤怒,我覺得這樣的概念的確不太容易被接受,因為單身的人會說,你已經有家庭啦,當然圓滿;沒有工作的人會說,你有一份可以賺錢的工作啊,當然圓滿;貧窮的人會說,你現在物質不缺,當然圓滿;但是我在體會到這件事情之前,我有家庭孩子,日子過得去,我還是覺得我是不圓滿的:我還是擔憂我老了沒有飯吃;我看到世界有戰爭,社會有不公不義的地方,我就覺得人間是地獄,感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不安全的,幸福是可以隨時會被拿走的;也還害怕溫室效應,這個地球撐不了幾年就會毀滅,更是從小就相信世界末日會來臨,那時聽到純然快樂的歌會覺得,怎麼會有人寫得出來呢?

我有時候會想,這個不可思議的覺得一切都是圓滿的這樣的想法,是怎麼被自己接受的。看看我過去的煩憂、念頭,借用"臣服實驗"的書中所比喻的,像不像"那頭腦裡吵雜的聲音"?佛經中也比喻人的心就像上上下下的猴子,一刻都停不下來,我們不用去控制他,他就一直說個不停,想要他停下來,你可以發現他根本停不下來,而很多的負面念頭的共通本質就是恐懼,我們日日夜夜的被這些恐懼圍繞著。


很高興遇上原始佛教,了解到原來念頭是一切煩惱的來源,感謝當時的師父帶來的正念的概念:"過去是妄念,未來是妄想,我們只有當下",仔細觀察我們的念頭,真的就可以發現,我們不是在悔恨早已消失的過去,就是在擔憂還沒來的未來,我們活著,但是焦點往往未在眼前的人、事、物;我們的決定、行為,也總是根據過去的經驗,加上了各式的念頭所做出來的,往往脫離了真實。後來也才知道,過去以為輪迴只是指生死的輪迴,但生活無處不是輪迴,而念頭就是輪迴的開始,像是如果我總是活在“孩子都是來找我麻煩的”這樣的念頭中而沒有覺察,我總是不明究理的指責孩子,孩子不滿,就更是找你麻煩,念頭不除,狀況反覆的出現,這不就是輪迴嗎?

還好當時練的動中禪也讓腦袋終於踩了煞車稍稍停頓,終於人生有了從未嚐過的平靜。但人的念頭、或者可說是業力(其實就是累世的制約),那有那麼容易就消除,經常是境來磨你,而且有一種你越下了決心去修,不想要在這些念頭中打轉,這些業力就越快速轉出來;你以為已經過關了,有個程度了,祂就偏要再給你個考驗,再給你個考驗,一次一次的要把你所有的制約給帶出來讓你看到,等著你去勇敢看穿,而你會發現,慢慢的圓滿就浮出來了,和之前提過的快樂一樣,這與人間的所有條件都不相關。

禪宗說自性本自俱足,這個自性也在說人的本質,不變的存在;佛教也說每個人都有如來藏,這也是在說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本質。但是愛,平安,喜樂,寧靜這些本質都被大腦的念頭重重蓋住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感受得到呢?認為生命是一場苦難的人,不妨試著去證明,我的本質是存在的,找回了本質也就找回了圓滿。先讓念頭初步止息吧,姑且把自己當做那個當初尋找答案的佛陀,讓早就有的古人的智慧和把自己交給生命來引領你的路,當我們開始追尋的時候,不用害怕不知道怎麼走,當我們起心動念要回家的時候,宇宙就舖一條路在你眼前。

2018年7月21日 星期六

讓心自由

"讓心自由"出版當時是一本美國的暢銷書,當我遇上這本書時我非常的驚訝,這種心靈書籍居然可以是一本暢銷書,而它真的在我人生的轉變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當我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我大概跟不同的人重複的介紹了大概三次以上這裡面的內容,我很高興我沒有錯過裡面給我的訊息。還記得兩年前,我還覺得生命只是一場苦難的時候,嘗試在佛教當中尋找答案,後來遇上我的好朋友CC,推薦我看宇宙說啥的網站,裡面介紹了一些"真理級"的書籍,其中一本就是"讓心自由"。看完這本書(大概還有"靈性煉金術"的刺激),我深深覺得宇宙萬物都是在同一個架構下運作,也只會有一種宇宙真理,然後我就徹底從宗教轉出來了(當時還真的想要去出家)。

書很薄,重點就是四個協定:

協定一: 讓你的語言純正無暇

錯誤的語言可以傳送恐懼和咒語,人本來就活在種種制約當中,而語言就是用來傳送這些制約的,書中說人類就像邪惡的魔術師,在彼此的身上下咒,媽媽一句無心的:"你唱歌很難聽",可能是一個孩子這輩子不再唱歌的原因;而如果我們用語言去反對別人,其實也是在反對我們自己,當我反對你的時候:"你會為了這句話恨我,而你恨我對我沒有好處",其實我們給出甚麼,回來就是相對應的東西。在生活中,我也感受到人和人的相處很微妙,即便我們沒有說破對彼此的內心的感受和評斷,但卻微妙的影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只要那一小點對對方的批判存在,我和你之間的關係彷彿就加了一根刺,即便我們沒有說出來;而我們若給予別人愛,返回的就是愛。作者提到真理本身帶有力量,讓真理透過我們活出來,在與人的互動中表達愛,就是語言的純正無暇。

協定二:不輕易認同事物

我當時想要尋找人生的答案的一個很重要的動機就是婆媳問題,聽起來很老掉牙,但是我在裡頭打轉了五年(我可以整日都沉浸在這個問題裡,現在覺得非常昏迷)。 當我看完這本書之後,協定二完完全全的震驚到我,原來"別人所說所做的每一件事沒有一樣是針對你做的;他們是為他們自己所做的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夢境了活在自己的心裡。我實在太震驚了,原來我都活在別人的夢境裡,為他說的話生氣,為他做的事痛苦,老實說他講的每一句話,做得每一件事都跟我沒有關係,但是我通通都買單了!! 我後來在與婆婆相處的每一次機會裡,我清楚的看到他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出自他的想法,甚至可說是他的制約,跟我有甚麼關係呢?懂了這些反而現在與婆婆相處輕鬆愉快,這真的是當初所不能想像的。我也體認到生命真正的力量,不是去和別人爭論自己的對的,而是看穿這些幻象。

協定三:不要妄做假設

這一點我覺得我花了一段時間去體悟,我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是活在我們的假設中,我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對於我的兒子,我常常覺得他都是喜歡去欺負妹妹,有時妹妹一哭,我就開始發火,這也造成他心中的不滿,很多的時候連帶的影響他也不願意配合大人要求的事情。後來CC提醒我,哥哥其實有時候只是愛玩,只是輕重不知控制。之後降低了平常對哥哥指責的氣場,只提醒他玩的時候注意不要玩到讓別人難過,親子關係就改善了不少。這件事情讓我重新的想起了協定三,我們都很多時候都活在自己的假設中去猜測別人,我們妄自編織劇情而成了受難的主角。近期也剛好有身邊的人訴苦,媽媽雖然生病,但似乎不需要身為兒子的他回家探視,充滿了不被需要的感受,我和他重新檢視了過去與媽媽的相處,發現媽媽過在去兒子回家時會與不講理的爸爸衝突,媽媽也會出面保護;不需要兒子回來,也是希望減少無謂的衝突,事實上還是站在保護的立場,這個心結也就被打開了。協定三的重點就是:"遠離假設,清楚表達問題",認真的思考真實情況,不要去先入為主的假設,另外也要有發問的勇氣。

協定四:隨時隨地盡力而為

這是我最慢、最慢體悟到的協定, 而很好玩的是, 我是注意到柯文哲的座右銘是“心存善念, 盡力而為”, 剛好符合協定一和四,才認真去思考盡力而為。 記者常問柯P一些關於民調高低的問題,他常常只是回答:"做好今天的事就好",真的很符合協定四。做任何事情我們永遠無法掌握的是結果, 但只要我們盡力了, 也就不會再悔恨或責怪自己。也常有朋友說,無法達成周邊人的期望很自責,我總是會說,你已經很盡力了,不管怎麼樣, 別人的期望,不是我們能夠滿足的或是我們有責任滿足的。事實上,如果我們一直自責就變成又活在別人的夢境中了(協定二)。生命永遠都是一個過程,不會是某個結果,盡力而為成為最好的自己,不論成功或失敗。

作者說,若能同時做到這四項協定,你就不可能活在地獄裡,就會擁有美好的生活,百分之百控制自己的生命。對我來說,的確讓我有了著戲劇性的轉變,也成為我讓生命自由的準則,還有可以努力的地方,就繼續盡力而為吧。

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接受他人一切如是

有一段時間, 我對身邊的人都很不滿意, 尤其是與我親近的人, 先生, 孩子…, 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往往都只有憂慮, 生氣和沮喪, 他們在我存在的時候, 大概也都戰戰兢兢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挨罵, 我也總覺得當人好辛苦, 尤其媽媽這個角色, 真的好累、好困難.

後來回頭想, 靈性的成長過程中, 第一件學習的事是接受他人一切如是。我們對自己和他人都充滿了標準和期望, 像是先生做家事沒達到我的標準我就生氣, 再三交代的事沒有做到我就生氣, 一直躺著打電動我也會生氣; 孩子貪玩叫不來我生氣, 不照我的方式做事我生氣; 當這樣的人真的好累也好氣餒啊。但是慢慢的我想通了, 每個人都在愛他自己啊, 他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是誰在阻止他們不這樣愛自己, 居然是我在阻止他們愛自己, 是我在叫他們做不想要做的事, 阻止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樣想之後, 好像這個結就慢慢打開了, 也開始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 別人不想做, 但是我想要做成那樣, 我就去做啊, 跟別人沒有關係, 是我自己想做的啊, 不要去怪別人; 如果我累了不想做, 我也放過我自己, 也不去管別人的眼光, 我就是不想做, 或做不到, 為什麼要想那麼多折磨自己呢? 後來才知道“歡喜做, 甘願受”不是一種口號, 成為了一種真理, 日子變得簡單多了, 大家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沒有誰應該符合誰的期待。

現在更能理解, 人出生就受到種種的制約, 家庭的, 學校的, 社會的, 民族的, 國家的…甚至是累世的制約, 我們在要求別人的時候, 自己又何曾真正跳出這些制約, 我們自己都很難改變了, 想要憑一己之力去改變別人, 只能說是一件困難的任務, 而想要別人達成我們的期望, 帶給我們完美和圓滿, 也可以說是緣木求魚。 但是, 我們永遠都可以在種種制約當中, 找到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別人為什麼是這樣子的人, 在理解之後去接納別人, 了解到別人在他的世界裡也只會這樣, 也只是這樣, 而我們也就能接受他原本的樣子了,  在樣樣不符期望的衝突當中, 練習對別人, 甚至也這樣對待自己而活出無條件的愛, 最終也是還給別人和自己自由和平靜。

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選擇正確或選擇快樂

因為推薦同事看"奇蹟"這本書,迅速重新翻閱一下之後發現這一句有趣的諺語: "你要選擇正確,或者是選擇快樂?",對我來說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很意外的聽到了一聲,選擇"正確的快樂"這樣的答案,所以興起了寫這一篇的念頭。 選擇正確這樣的問題,每每都在生活中不斷的上演,我們常為活的正確而堅持著,恐懼著,甚至批評別人的不正確。例如上了年紀,大家都很注意自己的健康,我們希望自己對待身體的方式是最正確的,也為了活得有沒有符合正確的健康方式而煩憂著;我們也堅持自己選擇的維持健康的方式是最正確,最後還要說服別人我這樣做最正確,你的是錯的另外爬山的時候,親愛的家人一進入山中就擔心毒蛇,蜜蜂的叮咬,一路提醒旁人,的確進入山中有這些風險是對的,擔憂這些好像也是自然,即便早已安穩的退休了,但好像人生沒有一刻平安,失去了全然享受美好山林的心情。 面對人生,我們永遠想為自己做一個最正確的選擇,我們戰戰兢兢,再三思考,擔心不已.楊博士有一天有敲醒我,他說:"人間沒有絕對的完美,每個人每天張開眼睛面對的問題都是兩難".我們再怎麼選都找不到所謂完美的選擇,就像太極圖一樣,白中有黑點,黑中有白點,哪裡有絕對的白和絕對的黑,黑白只是流轉,循環不已;再節錄一段網路上對太極圖的解釋,"陰陽本身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世界上事物的陰陽也都是相對而言",既然人間的一切都是相對的,怎麼可能會有所為絕對的完美呢? 這樣說來,我們堅持所謂的正確,是否變成了一種妄想跟枉然? 關於快樂,我們在人生中看看所有的人,每個人都在認為自己有了豐富的物質,錢,名聲,權力,美滿的家庭,甚至有了健康,才能夠快樂,才能夠維持快樂,或才有資格快樂,但是想想周邊的人,尤其是那些死去的親人,有誰不是抱著遺憾,誰不是感到生命仍有不足,誰的心中是有平安? 再回頭看看身邊的人,在兩難的人間中,似乎早已可以預見,死去的那一刻仍是遺憾,不足,沒有平安,難道人真的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和平安嗎? 楊博士的一本書的書名就帶來了答案--"不合理的快樂",大部分的人追求的快樂都是有條件的,都要得到了甚麼,我才會快樂,但快樂是我們的本質,到底我們卻讓甚麼東西決定我們的快樂呢? 是孩子? 是工作的成就? 是一個美滿的家庭? 是別人的肯定? 別人的一句批評的話語,我們的快樂就簡簡單單被帶走了。"不合理的快樂"則是沒有條件的,世人的眼中是認為不合理的都可以快樂,那工作沒做好沒有被肯定也可以快樂? 孩子不如人也可以快樂? 存款不足也可以快樂? 沒有房子也可以快樂? 真的可以這樣嗎? 這個命題其實好大(註一,註二),人間之外有一個更大的背景存在,那是早已圓滿的存在,而人間只是一場虛妄,若體悟到這一點,對生命的安排有一個更大的信仰,我要經歷的一切都是我剛剛好要經歷的,我肯定接受宇宙的一切安排,每一樣面對的都是我剛剛好要學習的功課,但是人間再怎麼變化,都無損我的圓滿;既然我早已圓滿,工作沒做好,我還是圓滿,孩子不如人,我也是圓滿,存款不足,也是圓滿,沒有房子我也是圓滿,我的每一刻都活在當下,我的本質就是快樂,這裡現在一切都是快樂,雖與人間條件一切都顛倒,放下了小我的執著,卻帶來了快樂,看似不合理,但其實才是人生快樂的關鍵。 分享在靜心中的一些體會,有一段時間,我剛好在處理自己的生存恐懼,我發現我很擔心我退休的時候沒有足夠的錢,但在那次靜心當中,我感覺到很深的寧靜,我突然有個念頭,就算我剩一口飯兩口飯可以吃(不禁懷疑我前世曾經面對這樣悲涼的情境),我的寧靜還是跟我同在,就算我沒飯吃了,也不會帶走我的寧靜,當下似乎感覺自己從這種課題當中解脫。 另外一次,也是在靜心中很特別的體驗,我靜心很少有畫面,但那次非常投入,在靜心結束前,我看到一個像是中東地方的男孩子,拿著錢要買一串燒烤,身邊的人就斥責他說,你身上就只剩下這些錢了,你為了他買這個東西不值得,但是他不聽,跑進房子來,他把那用僅有的錢買的燒烤要給我,我當下非常非常的感動,這世界上有人願意這樣不顧一切的對你好;我想畫面中的我經濟條件一定也不好,但是我感覺是彷彿擁有了全世界,為此我哭了許久,尤其那男孩雖然面無表情,但是那份篤定,我似乎也不需要為他遺憾和擔憂。過了一段日子後,我才有一種體悟,我想那一刻我獲得的是無條件的愛,我的豐盛不一定以物質的方式呈現,我也能快樂與滿足,我不需要再去執著了。 這兩次靜心的體驗,讓我對人生的圓滿這件事有了更深的體會就像楊博士說的,真正的快樂是無條件的,與人間的狀態一點都不相關,都只是我們的選擇。有想到嗎,顯而易見,我選擇快樂。 註一: 楊定一博士寫了全部生命系列的書籍和聲音作品在描述生命的本質和目的,也強調臣服與參兩個法門,告訴大家如何在人間活出醒覺的生命,另外搭配他的讀書會可以有更深的理解,這段也是來自楊博士的論點和啟發。 註二:有條件的快樂帶來痛苦,有時面對生命的幽谷就是跨不過去,自己真的沒有力量的時候,推薦我的好朋友療癒師CC,人的信念雖然看不到,但卻一直顯化在生活中而不自知,在CC的theta healing的幫助下可以轉化信念,同時也轉化了自己的生命。CC的資訊可參考: https://mutate-soul.blogspot.com/

前言

追尋靈性的成長大概兩年有了,中間也出現了很多很妙的奇蹟與安排,當你真心想要醒來,全宇宙都會幫你,包括同事推薦的法師講經和推薦書籍莫名的從書架上拿下真原醫這本書(至少買了好幾年有,從來沒讀過)開始靜坐,也開啟與楊定一的緣份;遠方的親戚推薦原始佛教,讓我跑禪堂練動中禪,也明白了張著眼的靜坐是什麼,也讓我的念頭初步的止息;另外就是好朋友CC的出現,過去在大學是不太熟的同學,也是自己看了她fb的po文莫名的想與她聯繫,結果見證了她在靈修中開啟神通的過程,在她身上我看見什麼叫做明心見性,就像六祖看到五祖說的,弟子內心常生智慧,大概就是形容已經可以連結到自己內心智慧;後來我在fb上發現,也追蹤很多神人,原來像CC這樣子的能力,真的只是明心見性的結果,活在這個世界上,若只受限在五官,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堅實的,深陷“人”的種種制約,永遠都會活得惶惶然,但卻不知,快樂與解脫今世可得,只要用心往內看。


我前陣子經歷了一陣魔考,好不容易渡過,突然我很想把自己這兩年的體會都寫下來,但是就是一種紀錄並和有緣人分享,哈,其實好幾個月以來抽牌常抽到“寫作”,每次抽到都有點心虛,我都沒去做啊,終於自己想要開始了。最後做為前言,我想說(也是“與神對話3”給我的動力):


“我們是平安,是愛,是智慧,是寧靜,是快樂,是喜悅,在如是之中,行如是之事,讓我們的本質,在自身顯現”

這是對我自己的祝福,也祝福大家。

註、來自與神對話3的”是-做-有的概念”: “首先你「是」所謂的“快樂”(或“知曉”、或“智慧”、或“慈悲”…等等)的人,然後從這「是」你會開始「做」一些事情——而不久,你會發現你所做的會水到渠成地帶給你一些你一直想要「有」的東西。”
詳細概念可參考:https://www.igod.tw/node/3044

如果期盼這個世界永遠都該給我最好的,給我我要的,簡單的來說,是貪。貪對我來說不是一個要去撻伐的事,只是人普遍的一種狀態。而貪,帶來痛苦,因為人間的事,好壞參半或好壞輪番上陣才是常態,所以只要我們所期待,總有許多事會落空。但這世界也不是來折磨我們的,祂讓我們在壞事裡看到好事,好事裡...